互联网后半场为什么是后端产品思维呢?

位置:首页 / 新闻中心 / 行业资讯

行业资讯 Admin 2024-02-26 10:50:09 2296
要赋能产业,战略层面,就需要更深刻思考行业生态,思考全链路服务;执行层面,加速线上、线下资源的整合和调配;而系统层面,应当发挥后端产品思维,深挖后端产品体系在赋能产业方面的广大空间。
 
一、为什么是后端产品思维呢?
 
首先,得定义什么是互联网“后端产品”?
 
在2020年新书《后端产品经理宝典》中这样解释:
 
后端产品,就是在产品体系中,为最终价值用户所使用的产品,提供数据处理、参数配置、逻辑运算、调控监管等服务的,起到管控和支撑作用的产品或系统。
 
广义而言,后端产品包括常见的后台、中台、内部信息化系统、微服务化中间件、数据运算引擎等。
 
之前我们说的产品思维,通常就是用户思维、流量思维等;而“后端产品思维”,在《后端产品经理宝典》中从四面进行了概述,即:价值转化思维、业务导向思维、解决问题思维、方案质量思维。
 
价值转化思维,就是从整个大盘去衡量和判断互联网项目或举措的价值,确保做正确的事,且价值转化率高;
业务导向思维,就是换位到业务,站在行业、产业、业务的角度,看问题。
解决问题思维,就是把需求视为问题,进行4-5次溯源追问,拿到终极痛点。提出长期看来性价比最高的解决问题方案。
方案质量思维,就是将项目实施、系统性能、扩展等方面进行统筹和规划,确保我们的方案质量最优。
 
二、后端产品思维如何赋能产业互联网?
 
我们知道:小公司玩的是生意,而大公司玩的就是资源整合。
 
从互联网层面上说,资源就在后端产品体系中。
 
比如高价值的数据库、核心算法、最高控制权限等。
 
后端产品体系,是整个公司相对重资源的主战场和载体。
 
大到阿里健康的数据中后台服务架构、唯品会跨境电商的微服务化系统;小到抖音的推荐机制和算法,都是在后台产品系统中见分晓——看的是谁能在森林矿井中挖掘得更深,更合理搭配和调度资源。
 
今年的招聘形势下,互联网+供应链、仓储、后台、数据等领域的产品岗位还是比较稳定且待遇不错的。
 
而这些,就是书中所覆盖的后端产品经理岗位范畴。
 
一方面,各个互联网细分领域都离不开后端产品支撑,同时也是流量互联网向后端赋能寻求出路的体现;另一方面,在各种尝试和风口之后,后端产品思维成了一种稳固深度互联网资产的后盾。
 
以前小公司、小数量级的产品体系,通常不需要很强的后端支撑;但是伴随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,企业越来越需要扎实的后端产品作为支撑,以保证持续赋能。
 
尤其是在大数据产业、人工智能领域或者业务门槛本来就高的行业(如医疗),都明白:后端布局深远,前端才能纵横捭阖。
 
三、其实,做后端产品经理比前端产品经理更难
 
从产品经理角度,后端系统很难在市面上看到,多数是“孤岛”一般的内部产品。就算侥幸抄到了,背后的隐藏的模糊的业务逻辑也很难撼动。
 
医疗、金融、房地产,这些行业都经历千百年的发展,强烈的垂直化基因深植入后端系统中;再加上后台系统的错综耦合、中台的左右逢源、数据库的弱水三千等等,就算本公司的技术也未必全部说清。
 
这是第一难,难在业务和系统的信息隔离。
 
 
第二难,难在产品架构的规划设计:
 
后端产品经理要了解一点技术,把控合理的节奏,了解行业典型玩法和功能模块,深谙团队工作协调,熟悉数据分析等工具、行业报告、系统对接、数据结构、思辨方式等等。
 
这就需要经验沉淀:走的路和踩是坑。

以上就是“互联网后半场为什么是后端产品思维呢?”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木子天禾科技其它相关文章!


以上就是“互联网后半场为什么是后端产品思维呢?”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木子天禾科技其它相关文章!

15934152105 扫描微信